在年初开局不利的情况下,随着近期多个宽基指数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美股“一月效应”有望再次应验。
所谓“一月效应”指的是,美股在每年1月的回报率往往是正数,且通常高于其他月份。历史回溯来看,195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1月的平均涨幅达1.0%、上涨概率也高达60%。
2024年新年伊始,由于主要经济数据表现出就业市场依旧火热,导致此前一个多月持续且密集的降息交易有所松动,美国股债市场意外遭遇“开门黑”,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重回4%水平。
而近几个交易日,尽管市场降息预期再度大幅调整,美股却接连创出历史新高,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分析人士表示,驱动美股上涨的逻辑已从降息预期切换到宏观经济基本面,这解释了美国“国债价格下跌、美股上涨”的跷跷板格局。在高于预期的消费者储蓄、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和金融状况的支持下,美国经济增长可能超出此前市场的预测。
摩根士丹利股票策略师安德鲁·波克(Andrew Pauke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推动债券和股票在过去几个月里出现了显著的涨势。金融条件的宽松可能激发个人和公司的投资热情,推动资本支出和就业增长加速。利率的下降也可能刺激对住房、汽车和其他耐用品的潜在需求,这些需求一直受到较高利率的压力。尽管这种局面最终可能导致利率再次上升,但如果经济增长势头回升,这仍然可能是利好风险偏好的情况。”
逻辑切换到宏观经济基本面
当地时间1月22日,美股三大指数延续反弹势头。截至收盘,道指上涨138.01点,报38001.81点,涨幅为0.36%;纳指上涨49.32点,报15360.29点,涨幅为0.32%;标普500指数上涨10.62点,报4850.43点,涨幅为0.22%。继上周五后,道指、标普500指数再创收盘历史新高。
近期主要经济数据反映需求侧韧性,美联储官员言论也指向市场降息预期抢跑节奏过快,市场降息预期再度大幅调整。美国去年12月零售销售环比0.6%,高于预期0.4%和前值0.3%,分项看,无店铺零售业、服装、日用品在去年12月的环比涨幅居前,显示消费者在假期季节消费表现强劲。此外,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在1月13日当周下降至18.7万人的低位。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上行至78.8,预期为70,前值69.7。
美联储最新一期褐皮书也显示出假日季消费景气保持乐观。当地时间1月17日,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12个地区联储大多数报告称自上一期褐皮书以来,经济活动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劳动力市场降温、假日期间消费者支出增加、但制造业活动下降,同时称利率下降前景提振乐观情绪。
富国证券(Wells Fargo Securities)股票策略主管克里斯托弗·哈维(Christopher Harvey)表示,截至2023年底,投资级债券与可比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仅为0.99个百分点,这是自1998年以来,这一利差第七次在新年伊始低于1个百分点。
在那些年份里,美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2.2%,唯一下降的年份是2020年,当时疫情导致美国经济全面陷入停滞。在经济陷入衰退的年份里,新年伊始投资级债券与可比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为1.98个百分点或更高。哈维认为,这意味着今年美国GDP的增长率在2%或以上,而且降息次数远少于股市的预期。
“一月效应”再次应验?
就美股而言,1月行情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其对于全年行情也有很大的指引意义,往往是全年行情的预演。因此,近期市场的强劲表现无疑为看涨提供了更多底气。
Ned Davis Research策略师克莱索尔德(Ed Clissold)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新高的涨势导致市场处于超买,需要修正吗?还是突破现实走向新的上升阶段?历史倾向于后者。”
除了美国经济可能比预期的更具韧性,对美股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多位分析师均提及,一些量价指标显示美股上涨动能依然强劲,企业业绩也呈上修趋势。比如,美股的日均资金强度(日均成交量 x 日均涨跌)进一步提升,至1月19日当周标普500日均水平为11.6亿美元,此前一周为6.3亿美元,近4周平均1.9亿美元,近52周日均2.8亿美元。同期,标普500动态预期每股收益(EPS)上升0.2%,与此前一周一致;分行业看,24个行业分类系统(GICS)二级行业中,硬件、半导体等22个行业的EPS有所上修,仅银行和材料2个行业有所下修。
当然,并非机构投资者都看好当前阶段股市反弹的可持续性。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丽萨·莎莉特(Lisa Shalett)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一方面,美股继2023年底的反弹后估值过高,标普500指数目前的远期市盈率约为20倍,而去年同期约为17倍。另一方面,基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基线情境,市场对2024年企业盈利的预估可能过于乐观。